笔趣阁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322章(第1页)

也许有人会不理解,为什么福建的官员会反对开设海外贸易。

其实联合起大明的历史,这就很好理解了。

与大明的边关贸易一样,大明的海外贸易也是政治色彩,远远大过于经济贸易的。

从明初开设,大明就实行了海禁,严禁民间私下进行海外贸易。

但是大明历朝历代的皇帝又认为四海仰慕,遣使来朝,是“盛世”的标志,皇帝们一向将其视作自己的荣耀。

所以大明的皇帝不仅仅对边关推行的是“朝贡贸易”政策,对海外诸国亦是如此。

为了吸引海外诸国遣使来华,大明在中外贸易中从来都只重政治效果,而不重经济实惠。

以往的大明不但每年都要花费大量金钱接待外国贡使,而且对其带来的贡品一律本着“薄来厚往”的原则,回赠价值更高的大明礼品,例如锦缎、纱罗、金银、铜币等。

在大明优惠政策的招徕下,太祖时期就有东洋、南洋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来华通好,并进行贸易。

当然,他们全都是冲着大明要“薄来厚往”的“朝贡贸易”政策而来,怀的是占便宜的心思。

不过那个时候大明国力日渐昌盛,所以也没在意这些。

但偏偏咱们的永乐大帝,明成祖朱棣弄了一个“郑和下西洋”。

其实抛开历史意义和文化礼仪的意义来说,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一个白痴到无聊的行为。

同样是船队出海,寻访海外国家。

人家西班牙和英国就是武力掠夺,大肆发展殖民地,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。

而咱们大明呢,则是运送着数额巨大的大明物品,走到一个地方就赠送一个地方,压根儿没想过要武力掠夺的事儿。

当然,这从另外一方面也彰显了咱们大中华民族是善良的,爱好和平的,文明的种族……

不过说实话,这样的行径跟现如今那些土大款赚了钱,走到夜场便胡乱给服务生发小费,以彰显炫耀自己的财力,似乎区别也不大。

永乐以后,随着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广泛外交活动,海上贸易的范围扩大到西亚及非洲东海岸,前来进贡通好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数十个,朝贡贸易达到了空前的规模。

由于只重政治而轻经济,明初政府从朝贡贸易中所得经济好处有限,而财政负担却不小。

贡使前来,不仅口岸及进京沿途的地方官府都要负责接待、护送,到京师后的接待及赏赐礼物也花费巨大。

尤其郑和下西洋以后,随着各国贡船及附舶商队人数大量增加,明朝廷每年接待贡使的花费也不断增大,且有应接不暇之感。

为减轻财政负担,自永乐时起,大明便渐对朝贡的国家和地区实行认定资格,颁给“勘合”的制度。

“勘合制度”即发给允许来华朝贡的国家或地区特许凭证,没有这种凭证的外国船只不许入口。

到了明中期以后,大明更对贡期、贡船数目、随船人数、进境路线及停泊口岸等也都做出限制性规定。

如日本,定例十年才能一贡,人数不能超过过三百,舟不能超过三艘。

大明这也做,海外诸国自然朝贡的热情消退。

但是众所皆知,中原的丝绸、瓷器、香料等物品一直在清朝以前都是很吸引外国人的。

那些海外国家只需要购入大明的丝绸、瓷器,运回自己国家转手就能以十倍的高价卖出去。

鉴于这样大的利润,所以大明一直都存在着私下的海外贸易。

经过这么多年,私下的海外贸易早已经运行成熟,在福建形成了一条完正的利益链条。

福建的官员们和当地富商相互勾结,控制整个私下的海外贸易。一些小的,外来的势力如果想要分一杯羹。他们就指使倭寇去杀人夺财,而官员们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富商们把贸易所得的巨大利润和官员们分摊,官员们得到银子以后就往上头打点,希望上头不要把他们调离福建。

六零 我是女主带娃对照组  红楼史上最刚的贾赦  微博大V的娱乐圈日常  独占我,让我宅[穿书]  少女甜  退圈后考上了妖局编制  娱乐圈之红气养人  陛下太偏心  怜娇  末世最强系统  不做完美女人[快穿]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抢救大明朝

抢救大明朝

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,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!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,遥望东南,感慨万千。慈烺此子忤逆不孝,奸诈凶残,简直是曹操再世,司马复生,让他当了皇帝,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!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,痛哭流涕。我冤枉啊!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,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!大清兵部...

影后重生:厉先生撩妻成瘾

影后重生:厉先生撩妻成瘾

甜宠无虐+日更+萌宝+智脑一个大佬和重生来的小媳妇甜蜜日常!一个娱乐小透明凭借智脑逆袭成超级影后的故事~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